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88篇
  免费   3522篇
  国内免费   4973篇
林业   23546篇
农学   16096篇
基础科学   28337篇
  5078篇
综合类   132189篇
农作物   8366篇
水产渔业   19577篇
畜牧兽医   86816篇
园艺   28307篇
植物保护   3371篇
  2024年   728篇
  2023年   3269篇
  2022年   3738篇
  2021年   5208篇
  2020年   6349篇
  2019年   7983篇
  2018年   2285篇
  2017年   6800篇
  2016年   7691篇
  2015年   9370篇
  2014年   21408篇
  2013年   19976篇
  2012年   23508篇
  2011年   25548篇
  2010年   23521篇
  2009年   25433篇
  2008年   24578篇
  2007年   20775篇
  2006年   19792篇
  2005年   17879篇
  2004年   13719篇
  2003年   14895篇
  2002年   11827篇
  2001年   8322篇
  2000年   5896篇
  1999年   3657篇
  1998年   3122篇
  1997年   1884篇
  1996年   1693篇
  1995年   1479篇
  1994年   1442篇
  1993年   1149篇
  1992年   1116篇
  1991年   1080篇
  1990年   1236篇
  1989年   1158篇
  1988年   344篇
  1987年   296篇
  1986年   227篇
  1985年   196篇
  1984年   163篇
  1983年   172篇
  1982年   120篇
  1981年   107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50篇
  1977年   38篇
  1973年   36篇
  1965年   64篇
  1957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草害问题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生产上控制稻田有害生物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喷洒,但常规人工喷雾和地面机械喷雾作业效率低,田间损苗严重,因此,小型植保无人机航空超低量喷洒农药服务越来越受欢迎。笔者对当前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阐明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低空喷雾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该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选择60头13~16月龄、体质量在400 kg左右(±15%)西杂肉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全株青贮组、构树青贮组和玉米秸黄干贮组(对照),在基础日粮(精料)、饲养管理水平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及构树青贮饲料对肉牛增质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0 d饲喂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和构树青贮组(各20头肉牛)的总增质量分别为1 092.6,992.4 kg,分别比黄干贮组20头肉牛总增质量多249,148.8 kg,差异显著;而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构树青贮2组相比,虽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的增质量优于构树青贮组,但差异不显著。全株玉米青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6.48和1∶3.22,构树青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7.07和1∶3.54,玉米秸黄干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8.11和1∶4.16。全株玉米青贮组、构树青贮组和玉米秸黄干贮组(各20头肉牛)的总收入分别为24 037.2,21 832.8,18 559.2元,扣除总成本后的纯收入分别为11 495.2,10 179.8,7 085.2元;全株玉米青贮比构树青贮组多增收1 315.4元,比黄干贮组多增收4 410元。综合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及经济效益分析,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优于构树青贮组和黄干贮组,构树青贮组优于黄干贮组。  相似文献   
993.
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技术效率对我国小麦种植的影响,基于随机变量系数回归模型,选取我国小麦种植区(有机种植区和传统种植区)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产出及特定技术输入效率。结果表明,样本数据中的有机小麦种植区效率相对较高,但2种类型的小麦种植技术效率仍然较低。因此,2种耕作模式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所得结论可为有机小麦种植的长期可行性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神东矿区典型植被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矿区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神东矿区中心10个矿区不同恢复年限典型植被种植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和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项理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按权重值排序为全氮(0.198)>速效钾(0.187)>碱解氮(0.182)>有机质(0.177)>容重(0.172)>有效磷(0.084);樟子松、山杏和柠条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线性变化关系,油松和小叶杨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对数变化关系,沙棘、沙柳和黑沙蒿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抛物线关系。总体来说,矿区典型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在今后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恢复年限较长的植被类型加强人工管护,防止土壤质量退化。  相似文献   
995.
大型海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是海藻储存、加工、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海藻脱水效率、能耗和品质影响很大。本文对藻类传统干燥和新型干燥技术的特点、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太阳能干燥技术能够充分做到干燥过程中绿色、环保,与空气热泵构成组合干燥模式,可解决太阳能不连续的问题;过热蒸汽干燥效率高、能耗低,藻类干燥后复水性好;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品质好,能最大限度保持藻类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远红外加热技术对海带进行干燥,与同风速的热风干燥相比,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能耗;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干燥江蓠,在保持品质的基础上干燥时间较热风干燥减少70%。本文同时对藻类干燥技术与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国内藻类干燥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从目前整个茶叶产品的分类状况看,由于其缺乏合理、准确的茶叶品质评价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而使得整个茶叶市场上,其茶叶产品分类混乱,以次充好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基于茶叶品质统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完善应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技术,从而实现对茶叶产品品质的精准分类。本文拟从茶叶品质评价过程中具体应用的统计分析技术入手,从而探究基于茶叶品质评价的统计分析技术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利用16个茶叶主产省2 210份茶农调查数据,借助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茶园经营特征和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因素的影响最大。具体来看,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和茶园规模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残限量标准认知、家庭年收入、组织化程度、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了解农残限量标准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约是不了解的2倍;家庭收入每增加1万元,技术采用发生比相对增加2%;加入合作社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是未加入的1.73倍;茶农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次数每增加1次,技术采用发生比提升为原来的150%。受教育程度、打工收入占比、农药价格敏感性等因素在本研究中对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有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增强茶农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病虫害防治培训,降低技术使用成本等手段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以便实现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998.
稻田N_2O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亚氮(N_2O)是稻田生态系统中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效应中起着很大作用。本文从稻田N_2O的产生机制、影响稻田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稻田N_2O减排的技术措施等方面综述了稻田N_2O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开展稻田N_2O排放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以期为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氮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畜禽业》2017,(8):97-98
动物疫苗等防疫物资能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情,有效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动物防疫物资,有利于提高动物防疫质量,促进我国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健康稳定发展。分析广西动物疫苗等防疫物资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种苗繁育是规范化种植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规范辣木种苗繁育技术,于2013~2015年对辣木种苗繁育过程中的种子采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及分级标准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辣木种苗繁育技术操作规程(SOP),以期为辣木标准化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